张绪穆,俄罗斯工程院院士,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,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,沈药药科大学客座教授及药物化学专委会委员。张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“重大新药创制”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深圳市科创委抗疫专项等科研项目。在Science, Nat. Chem., Sci. Transl. Med., Signal. Transduct. Tar., J. Am. Chem. Soc., J. Med. Chem., 等期刊上发表论著400余篇,申请专利80余项,其中创新药相关专利20余项,论文他引>20000多次, 其中单篇论文他引>1900次,H index >80。张绪穆教授2016-2022年连续被评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;2021年入选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终身榜单;2021年获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;2022年获第六届中国化学会-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科学家。于2021年,创立了新药研发公司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,致力于抗病毒新药的研发。安泰维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。张教授在多个创新药研发领域取得重大成果:1) 开发了抗新冠口服药物“SHEN26”,具有广谱性、安全性强、经济性高、疗效好、可口服等特点。目前已申请专利并完成I一III临床实验;2) 针对流感病毒新靶点,利用华为盘古大模型进行分子优化,开发一类具有抗病毒和抗炎双重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,在体内72 h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中,能够发挥优于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的抗病毒作用,代号为SP114的项目与华润合作进一步开展临床前研究;3) 面对临床上缺乏对小儿呼吸道病毒特效药的境况,张教授团队发现一类碳苷类化合物能够在体内外发挥显著的抗RSV活性,效果优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利巴韦林,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,从中筛选到一个PCC;4)基于广谱抗冠状病毒核苷类化合物的修饰,发现一种具有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抗猫传腹核苷类化合物,该药物能在在体内外有效降低FIPV的病毒载量,并延长猫的生存周期,目前正准备开展猫传腹临床试验;5) 我们也致力于癌症转移新靶点药物开发,结合团队早期的研究成果,靶向转录因子Ac-KLF5开发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作为前列前癌骨转移的First-in-class药物,找到一个具有优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小分子K319,在体内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浸润、迁移和骨分化作用